【記者盧沛樺╱台北報導】2014-03-26
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,台灣夏季氣溫屢破新高,去年住宅部門的電力消費也較前年增加。根據能源局資料顯示,去年住宅部門共使用四百卅六點八億度電,較二○一二年多三點六億度。
「台電推電費折扣獎勵,鼓勵節電,看來已走到極限。」能源局官員私底下分析。
民間以「減六除四」為口號,呼籲民眾節省百分之六電力,抵銷一座核四廠的電力需求。能源局指出,過去五年台灣經濟不景氣,二○○八、二○○九、二○一二年三年用電都負成長,但備用容量率不但未提高,還從百分之廿八點七,降至百分之十七點五。
「主因是去年大林火力發電廠除役,損失六十萬瓩。加上新建火力發電廠的計畫推動不順,上線期程不斷遞延。」能源局綜合企劃組科長莊銘池說。
去年底能源局完成第二份「我國電力需求零成長評估報告」,依六大電力需求部門分析用電趨勢。報告顯示,透過採取更積極的節電措施,如檢討提高家電產品能源效率基準,並擴大強制標示,二○一二至二○三○年總用電需求平均成長率預估為百分之一點四一。
「用電零成長是不太可能,」林文祥指出。「GDP成長,經濟活動多,能源消費量也會成長;除非經濟不成長,但現在光是保二,大家就都在叫。」
雖離用電需求零成長仍有一段距離,並非意味著各部門都未落實節電工作。以占全國電力消費量逾半的工業部門為例,二○一二年製造業每創造百萬元GDP,需用電約廿七點九六千度,已較二○○五年降逾兩成。
潤泰水泥去年榮獲經濟部頒發節能績效企業。過去一年,透過設備改善、製程調整,省下四百萬度電,同時節省五千多噸購煤支出。
「台灣煉鋼廠有電弧爐,是非常耗電的設備,這些爐白天都不運轉,只有在晚上生產,這就是為了減少尖峰負載。」吉興工程董事長陳立誠指出。
外界疾呼產業結構轉型,陳立誠對此不以為然。「餐廳、飯店所用的食材,也來自食品加工廠製造,還要交通運輸。」陳立誠說。
能源局報告也顯示,包括北捷、高雄輕軌、機場捷運、台電電氣化等,預估二○三○年,運輸部門的電力需求仍需卅五點七億度,是前年十二點三億度的二點九倍。
(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)
|